为什么拔牙容易出血?拔牙后出血的止血方法?拔牙需要了解的知识

拔牙就是将损坏的牙组织拔掉,拔牙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口腔治疗方式,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拔牙。但是大多数人说到拔牙首先想到的都会出血,因为拔牙的过程中是容易导致出血的,不过出血有多有少,而且有很多人比较好奇的是为什么拔牙容易出血,如果出血了,止血的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为什么拔牙容易出血?

拔牙出血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牙根尖有慢性炎性物质,在拔牙之后没有刮除干净,所以会出血。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拔牙的过程中牙龈受到了损伤,出现了撕裂之类的,所以牙龈里面的血管就会出血。再有一种比较严重的原因就是全身性的原因,比如有出血性的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的紫癜或者是严重的白血病患者,再者女性在月经期拔牙都有可能会导致出血量比较大。

二、拔牙后出血的止血方法有哪些?

1、压迫法,这种止血方法适用于血量不是很大的出血患者,一般拔牙之后都会有轻微的出血情况,可以局部使用止血药,然后用牙垫压迫30~60分钟,这样就能够起到很好的止血效果。

2、缝合的方法,在拔牙的过程中,如果牙龈粘膜出现了撕裂的情况,导致出现出血的现象,那么需要将两侧牙龈进行缝合,这样才能够起到止血的目的,缝合了之后同样需要压迫30~60分钟。

3、填塞法,如果进行了缝合之后,仍然有明显的出血情况,那么就需要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先需要清除掉牙槽窝里面的血凝块。如果发现里面有一些炎性的肉芽组织没有清理彻底,这个时候需要再清理一遍,将其彻底的清除掉,然后使用碘防纱条填塞,填塞了之后再放上牙垫加压,这样就能够起到止血的效果。而对于那些有全身性疾病致血液凝固性降低而导致的拔牙出血的情况,除了要进行局部的紧急止血处理之外,还应该要针对具体的病因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猜你喜欢